当前位置:首页
>新闻中心>校内新闻
课堂应用落地,案例支撑领航
发布日期:2025-08-23 14:18 字号:[ ] 浏览次数:

2025年8月16日上午,山东省济南第三十四中学2025年暑期学校管理工作专题研修暨新入职教师培训会继续进行,学校管理团队、2025年新入职教师参加本次会议。会议上,谢照民副校长围绕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题为“课堂应用落地,案例支撑领航——驱动教师数字素养深度提升”的专题培训,推动“人工智能+教育”深度融入教学实践,助力新入职教师快速提升数字素养,为教师们明晰方向、凝聚力量。

培训中,谢校长指出,当前“人工智能+教育”已成为教育领域工作重点。在国家教育层面,《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》中明确2025年为智慧教育元年,教育部亦将“提升数智赋能水平”纳入重点任务。在地方教育层面,山东省提出《山东省“人工智能+教育”实施方案》,济南市教育局2025年暑期工作会议提出“构建以数字化为支撑、多元主体参与的个性化评价机制”。谢校长对政策的解读与总结为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提供政策遵循。

随后,谢校长全面展示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与格局。近年,我校在该领域斩获多项荣誉,同时展示了海量日常听课记录,精准提炼每位教师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独特优势,极大激发了新教师的成长动力。同时,谢校长强调信息化建设不止于“内修”,更需发挥辐射作用,通过共享实践经验带动济南市学校共同发展,全力打造三十四中教育信息化“招牌”。

案例点评环节成为培训的“实践课堂”。谢校长对省市电教馆参评的课件、微课及融合案例进行深度剖析:课件“圆的面积”在交互性、技术融合、情境化设计上亮点突出,微课“抽屉原理”以“数字人对话”等形式增强互动性,技术融合自然且内容丰富。融合案例“曹冲称象”课程则凭借高互动性、多元实用的技术融合,为新教师提供了鲜活参考。

“教育信息化落实不到课堂上都是假的,落实不到学生身上也都是假的。”培训中,谢校长反复强调课堂的核心地位,提出“课堂比天大”的理念,要求新教师坚守“不空堂”的职业底线,忠诚教育事业与教师岗位。同时,谢校长指出学校创新解读信息化课堂场景:教学场景不再局限于室内,室外实践同样可融入数字技术;师生互动升级为“师生+AI”三元模式,平板中的AI技术让课堂互动更具深度;信息化不仅不会削弱学生实操能力,反而能通过实验数字化提升实操水平,还能培养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批判性思维。

面向新学期,学校将始终以教学案例为成长基石,推动课堂从“好好上课”向“上好课”深度进阶;以数字素养提升为核心引擎,引导教育者在信息化浪潮中树立长远视野、勇立发展潮头。通过将信息化力量切实转化为课堂提质、学生成长的实效,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,奋力书写育人新篇章。




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